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型金矿构造-成矿系统及幔-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
引用本文:孙忠实, 邓军, 翟裕生, 冯本智, 刘俊来. 大型金矿构造-成矿系统及幔-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J]. 地质科学, 2000, 35(3): 267-276.
作者姓名:孙忠实  邓军  翟裕生  冯本智  刘俊来
作者单位:1. 长春科技大学, 长春, 130061;; 2.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攀登计划项目! (编号 95-预 - 2 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编号 19990 4 32 0 6 ),国土资源部重点科技项目(编号 950
摘    要:基于目前代表性金矿成因模式的局限性,以吉林夹皮沟金矿为例把金矿的形成总结为定位、流体、物源、封闭、加热和构造成矿六大系统,建立新的幔-壳多层循环体成因模式:1)以幔源流体、岩浆热液和浅-表部水来源为主,按深、中、浅构成三个层次循环体;2)金质来自多层循环流体对多类型围岩的萃取、沟通混合及多次构造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3)断层泥、迭瓦状构造地质体等可作为成矿封闭屏障;4)中生代(隐伏)花岗岩和各类型脉岩为主要加热热源;5)矿带座落在韧性构造超壳断裂之上及附近,而矿体却主要赋存在脆性构造内,主成矿时代为燕山期,整体受构造-成矿系统控制.该模式对燕山期花岗岩中金矿是一种检验,对其它变质岩区金矿则是一种启迪.

关 键 词:构造成矿系统   幔壳多层循环体   金矿成因模式
收稿时间:1998-10-07
修稿时间:1998-10-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