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渤海海域沙一、二时期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引用本文:宋章强, 陈延芳, 刘志刚, 王雪莲. 渤海海域沙一、二时期碳酸盐岩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3, 33(1): 5-11.
作者姓名:宋章强  陈延芳  刘志刚  王雪莲
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天津 塘沽 300452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子课题"近海隐蔽油气藏勘探技术";项目编号:
摘    要:渤海海域沙一、二时期湖相碳酸盐岩分布广泛。根据其沉积特征可划分为台地型、斜坡型、水下隆起型和混合沉积型4大类及相应的亚相、微相,其中位于湖平面之下浪基面之上的各类浅水湖泊碎屑滩(生物滩、陆屑滩)储层最为发育。该时期渤海海域为温暖潮湿的北亚热带气候、封闭的微咸水-半咸水的环境。古地貌特征为影响碳酸盐岩发育和富集分布规律的主控因素,周边陆源碎屑供给能力则影响碳酸盐岩的发育程度。

关 键 词:湖相碳酸盐岩   沉积特征   主控因素   渤海海域   沙一、二时期
收稿时间:2011-12-19
修稿时间:2012-01-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