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
引用本文:王奖臻,李朝阳,等.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J].地质地球化学,2001,29(2):41-45.
作者姓名:王奖臻  李朝阳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550002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
摘    要: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和岩控性,大多数矿床都赋存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矿床的形成温度比低,主要矿阶段的温度为140-200℃,而且各矿床的形成温度十分接近,矿床发展育大规模的白云石化.本区的地区质演化经历了双层基底、连续盖层、以及前陆盆地-造山带耦合几个主要演化阶段,这些阶段分别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充动通道以及流体驱动力,从而在燕山期-喜山期由于成矿流体的大规模流动,形成了川滇地区大面积人布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关 键 词: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川滇交界地区  形成温度  成矿流体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