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分辨率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夏季江淮区域水汽汇的诊断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秦育婧 卢楚翰 |
| |
作者单位: |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料同化研究与应用中心, 南京 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4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计划项目2010CB428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05065、41005046;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
| |
摘 要: | 利用水平分辨率接近0.7°×0.7°、垂直方向60层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1年夏季江淮区域水汽汇的演变及各项的贡献,研究了与水汽辐合项有关的水汽输送及相应的月平均环流和天气尺度扰动。结果表明:(1)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江淮区域夏季水汽平衡有较好的描述能力。由水汽辐合项与水汽局地变化项计算的水汽汇值和用降水与蒸发求得的水汽汇值高度一致,说明该资料可用于研究江淮区域的水汽汇。(2)2011年夏季江淮区域整体处于水汽汇区,且水汽汇值具有明显的2~6天的天气尺度振荡。降水对水汽汇的贡献远大于蒸发,而水汽辐合项与水汽局地变化项对水汽汇均有较大贡献,并且对水汽汇具有超前1~2天的指示作用。(3)月平均环流和天气尺度扰动均通过与水汽输送密切相关的水汽辐合项对江淮区域水汽汇产生显著影响。月际尺度的水汽汇变化与大尺度大气环流尤其是副高有密切关系;而江淮流域及西南地区的天气扰动对江淮区域水汽汇的天气尺度振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关 键 词: | 水汽汇 水分收支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江淮区域 |
收稿时间: | 2012-10-07 |
修稿时间: | 2013-04-20 |
|
|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