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西地区锑矿床成矿机制研究:流体包裹体和原位硫同位素证据 |
| |
作者姓名: | 王希君 段登飞 周豹 孙峰 吴越 朱金 刘文文 |
| |
作者单位: | 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非常规油气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 武汉 430100;湖北省地质调查院, 湖北 武汉 430100;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 山东 济南 250013 |
| |
基金项目: | 本文得到湖北省地质局2020年度科技项目(项目编号:KJ2020-59)、长江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编号:9621000801)和湖北省博士后创新研究岗位项目(编号:9621000814)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湖北郧西地区(鄂西北)发育有一系列锑矿床,但这些锑矿床的成因仍存在较大争议。为了准确限定该区域锑矿床的成因类型,本次研究以高桥坡和王家沟锑矿床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镜观察基础上,开展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和原位S同位素研究。研究表明高桥坡锑矿床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Ⅰ石英-硫化物阶段,此阶段为主成矿阶段,硫化物以黄铁矿和辉锑矿为主;Ⅱ石英-方解石-硫化物阶段;Ⅲ方解石-硫化物阶段。王家沟锑矿床的成矿阶段可划分为:Ⅰ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Ⅱ石英-辉锑矿阶段,此阶段为主成矿阶段;Ⅲ石英-黄铁矿阶段。两个矿床各期次包裹体均以富液的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高桥坡矿床从早到晚,成矿流体温度逐渐降低,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温度为160~260℃,流体盐度一般较低(w(NaCleq)为2%~4%)。王家沟锑矿床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温度为170~310℃,流体盐度较低,w(NaCleq)约为0.35%~4.8%。高桥坡锑矿床的δ34S值从Ⅰ阶段(7.2‰~12.4‰)到Ⅱ阶段(-3.4‰~2.5‰),再到Ⅲ阶段(-1.9‰~2.5‰)逐渐降低;王家沟锑矿床的δ34S值变化趋势与高桥坡相似,由Ⅰ阶段(7.4‰~10.5‰),到Ⅱ阶段(2.5‰~10.4‰),再到Ⅲ阶段(-3.7‰~0.8‰)逐渐降低。结合区域内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认为高桥坡和王家沟锑矿可能为浅成热液矿床。浅部流体循环到深部并富集成矿物质,随后循环至浅部,随着成矿流体温度下降,辉锑矿沉淀,形成了高桥坡和王家沟锑矿床。
|
关 键 词: | 地球化学 高桥坡锑矿 王家沟锑矿 浅成热液 鄂西北地区 |
收稿时间: | 2022-03-09 |
修稿时间: | 2022-06-24 |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矿床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