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东南缘腾冲来利山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摘    要:腾冲地块处于滇西复合造山带和青藏高原东南缘,研究区发育的花岗岩携带了大量的构造信息。腾冲来利山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50.4±0.4 Ma,是新生代早期印度-欧亚陆陆碰撞的产物。花岗岩Si O2含量较低(67.52%~68.99%),高钾(K2O=5.13%~5.70%),AR值为2.02~2.14,A/CNK值为0.95~0.99,属于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Fe OT/Mg O(4.03~4.54)、10000×Ga/Al(5.18~5.59)比值较高,相对富集LILE(Rb、Th、U、K、Pb)和HFSE(Zr、Hf),相对亏损Ba、Nb、Sr、P、Ti、Eu,而且稀土总量较高(∑REE=381.38×10–6~471.47×10–6),较富集轻稀土,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以上特征均指示来利山二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征,且属于A2亚型花岗岩。岩石的εHf(t)=–11.44~–8.01,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1625~1845 Ma,反应其源岩物质单一,主要由地壳增厚引起中元古代的古老大陆地壳熔融形成。在早始新世(50 Ma左右),滇西腾冲-梁河地区正好处于印度-欧亚板块同碰撞-后碰撞的过渡构造环境,揭示了该地区从挤压机制向拉张机制转变的动力学过程。因此,作者推断自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高峰期至早始新世,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板块应处于同碰撞挤压构造环境,之后进入后碰撞短暂拉张构造环境,并在滇西腾梁地区形成了来利山A型花岗岩。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Zircon U-Pb Dating for A-type Granites in Lailishan,Tengchong, Southeastern Tibet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