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秦岭冷水沟铜钼金矿床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陈雷,闫臻,刘凯,代军治,郭现轻,聂潇,庞绪勇.南秦岭冷水沟铜钼金矿床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3(3):713-727.
作者姓名:陈雷  闫臻  刘凯  代军治  郭现轻  聂潇  庞绪勇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3. 商洛西北有色七一三总队有限公司;4. 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5. 中国地质科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92);;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230564,DD202303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4B05)~~;
摘    要:冷水沟铜钼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内,是南秦岭晚中生代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的代表性矿床之一。冷水沟矿区内除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体外,还发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但对于铜钼矿化与金矿化之间是否存在成因联系一直存在疑惑。本次通过对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中辉钼矿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中蚀变钾长石和绢云母分别进行Re-Os和40Ar-39Ar定年,以期能够通过成矿年代学研究来厘定两者之间的成因联系。测试结果显示,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体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47.4±8.4)Ma,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体中蚀变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年龄约为144 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铜钼矿体和金矿体均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是同一成矿作用的产物,并与区域内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冷水沟铜钼金矿床形成于晚中生代秦岭造山带构造体制转变的动力学背景。同时,冷水沟地区金矿成矿时代的限定也表明南秦岭地区存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金矿成矿作用。

关 键 词:冷水沟铜钼金矿床  辉钼矿Re-Os定年  蚀变钾长石和绢云母40Ar-39Ar定年  南秦岭山阳—柞水矿集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