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果芒错蛇绿混杂岩中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
| |
引用本文: | 徐梦婧, 李才, 吴彦旺, 解超明. 2014: 西藏果芒错蛇绿混杂岩中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地质通报, 33(7): 1061-1066. |
| |
作者姓名: | 徐梦婧 李才 吴彦旺 解超明 |
| |
作者单位: |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13006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2240)l;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1248) |
| |
摘 要: | 果芒错蛇绿混杂岩位于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中段,是该带中保存较好的一套蛇绿混杂岩,其形成环境是确定狮泉河—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构造属性的重要依据。对果芒错蛇绿混杂岩中的硅质岩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为判断蛇绿混杂岩的形成环境提供新的约束条件。硅质岩通常呈几十厘米夹层产于玄武岩中,含有大量晚三叠世—白垩纪放射虫化石。硅质岩SiO2含量为71.38%~77.67%,Al2O3含量为8.62%~11.51%,MnO/TiO2值为0.28~0.35,(Ce/Ce?)SN值为0.92~0.94,(La/Ce)SN值为1.13~1.17,反映了陆源物质的影响,而V、Ni、Cu和V/Y值高于大陆边缘硅质岩,与洋中脊和大洋盆地硅质岩相似,说明果芒错硅质岩可能形成于受陆源物质影响且与大陆边缘有一定距离的环境中。结合变质橄榄岩、镁铁质岩墙和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认为果芒错蛇绿混杂岩的形成环境为靠近大陆边缘的弧后盆地。
|
关 键 词: | 西藏 果芒错蛇绿混杂岩 硅质岩 地球化学 形成环境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