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泸定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精定位研究
引用本文:蔡明远,陈继锋,尹欣欣.四川泸定地区三维速度结构与精定位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23(3):552-564.
作者姓名:蔡明远  陈继锋  尹欣欣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21JR7RA795,21YF5FA031)
摘    要:基于四川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该研究区域(27.5°~31.5°N,100°~104°E)103 990个地震的震相数据,运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泸定MS6.8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区执行地震层析成像和精定位。结果表明:(1)余震序列主要分布于鲜水河断裂西南侧,长度约60 km,整体沿鲜水河断裂呈北西向展布,震源深度多集中在5~15 km,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加深的迹象。根据余震序列空间分布特征及主震位置,提出鲜水河断裂东南段为发震断层,并且发现余震序列南北两端或许存在分支断层。根据背景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推断其或许为泸定主震的前震。(2)主震的西北侧存在高速异常体,其或许阻挡了泸定地震向西北向破裂,结合鲜水河断裂东南段力学性质较弱,其滑动方向为首选的传播方向,推断泸定地震为单侧破裂,方向为东南。(3)泸定地震震源区下方30 km深度处存在弱S波低速层和高波速比,已有结果得知研究区中下地壳存在明显的高导层和低阻层,泸定主震位于热流值为65 mW·m2的大地热流等值线附近,综合推断震源区下方30 km或许存在地壳流体。同时,泸定地震发生在应力易积累,同时...

关 键 词:泸定MS6.8地震  地震精定位  双差层析成像  地壳流体  鲜水河断裂
收稿时间:2023/2/27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