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斗门前后汛期极端降雨趋势及其差异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钟成文,刘金丽,雷振亮,梅雨菲.斗门前后汛期极端降雨趋势及其差异成因分析[J].广东气象,2019,41(5).
作者姓名:钟成文  刘金丽  雷振亮  梅雨菲
作者单位: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局,广东珠海,519125;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局,广东珠海,519125;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局,广东珠海,519125;珠海市斗门区气象局,广东珠海,519125
摘    要:利用斗门1979—2016年逐日降雨资料,采用百分位法计算得到斗门前后汛期极端降雨总量和极端降雨强度,运用小波分析对极端降雨强度进行分析,并划分正负异常年对大气环流和海表温度异常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近38年来,斗门前后汛期极端降雨总量和强度都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前汛期极端降雨总量和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极端降雨强度具有3~5年显著的变化周期;后汛期极端降雨总量维持平稳,强度呈下降趋势,且具有1~3年显著的变化周期。前汛期极端降雨偏多的原因主要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珠三角以西为显著的辐合区域,有利于上升运动,北方冷高压加强有利于冷空气南下,南北气流在广东沿海交汇,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的生成和活跃,从而导致极端降雨事件的增多。后汛期极端降雨偏多的原因主要是珠三角以西为显著的水汽辐合区域,华北为显著的正高压异常,有利于冷空气堆积南下,西北太平洋为广阔的正海温异常,激发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为该区热带气旋等对流系统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易发生极端降雨事件。

关 键 词:气候学  极端降雨  前汛期  后汛期  珠海斗门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