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西南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岩相与Ladinian-Carnian期大海侵
引用本文:李荣西 魏家庸 肖家飞 王兴理 D.J.Lehrmann.黔西南地区早-中三叠世沉积岩相与Ladinian-Carnian期大海侵[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3,25(3):1-6.
作者姓名:李荣西  魏家庸  肖家飞  王兴理  D.J.Lehrmann
作者单位:[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3]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奥什科什分校地质系,OshkoshWI54901
摘    要:扬子地块主体在中三叠世晚期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海退(即著名的拉丁期大海退),但是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南地区在同期却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海侵,与之对应的沉积岩相也由以杨柳井组为代表的浅水碳酸盐岩沉积变为以竹竿坡组为代表的-套富含大量浮游生物和游泳生物的深水瘤状暗色灰泥岩和代表最大海泛面的瓦窑组黑色页岩和深海灰岩沉积。之后,扬子台地被一套深水陆源硅质碎屑浊积岩和一套巨厚的陆相含煤碎屑沉积岩覆盖,从此结束了其自晚元古代以来长达630Ma的碳酸盐岩台地生长演化历史。对比分析表明,黔西南地区这次大规模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同步,相当于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的一级旋回Upper Absaroka旋回(megaeycle)的第三个二级超级旋回中的第一个三级旋回,具有全球对比性。

关 键 词:黔西南地区  海侵  海平面变化  三叠纪  扬子地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