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30年江淮流域夏季年代际干旱特征及其与欧亚西风环流异常的关系
摘    要:由于在夏季影响中国江淮流域降水的主要行星尺度系统在7月中旬发生改变,因此利用中国北方501个观测站点降水资料、ECM WF再分析资料及NOAA海温数据分析了6月1日至7月15日(梅雨期)和7月16日至8月31日(伏旱期)两个时段江淮流域干旱的时空特征和年代际极端干旱年份时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江淮流域在夏季梅雨期和伏旱期两个时段里均有变干趋势;梅雨期200 h Pa东欧关键区的能量向东频散,激发出欧亚型(EU)波列,在我国北方辐合,促使江淮流域上空反气旋式异常环流加强,有利于该地干旱的维持和发展。伏旱期200 h Pa高度上北大西洋关键区波能沿EU路径东传,叠加我国北方来自下垫面强迫的能量后在高空辐散,使蒙古上空低压槽减弱,同样有利于干旱的维持;该结果反映了江淮流域干旱的年代际特征及其部分成因,为多尺度干旱机理的探讨及干旱气候预估提供依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