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LOS DEM的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貌特征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李伟 王平 丁智强 李鹏映 廖正杭 华红莲 李玉辉 |
| |
作者单位: |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 昭通 657000;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昆明 650500;福建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福州 350007 |
| |
基金项目: | 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 |
| |
摘 要: | 以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融合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ALOS DEM数字地形分析,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阐述区内地形分异、地貌格局与发育演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保护区基本地貌类型以大起伏中山(57.45%)为主,其次为大起伏亚高山(30.66%)和中起伏中山(11.17%),海拔、起伏度、坡度、面积-高程积分值等定量地形指标的平均值从三江口片区至朝天马、海子坪片区逐渐降低,夷平剥蚀面级数逐渐减少;2)保护区及附近地区共发育7级夷平剥蚀面,其中Ⅰ~Ⅲ级为山顶面和残余夷平面,Ⅶ级为金沙江侵蚀阶地面,Ⅳ~Ⅵ级为剥蚀面,与区域3次构造旋回相对应;3)保护区面积-高程积分值在0.197~0.815之间,平均为0.503,超过80%的区域处于地貌演化的壮年阶段,表明区域地表侵蚀动力较强,在人类活动增强背景下存在较大的生态风险,未来的保护规划应考虑各个基本地貌类型区的地表动力差异。综合而言,独特、丰富的地貌结构使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所依附的生态环境要素得以保存,加强地貌多样性研究有助于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实现保护区资源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
关 键 词: | 基本地貌类型 面积-高程积分 地形剖面 ALOS DEM 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