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USLE和地理探测器的鄂西北土壤侵蚀时空分异与归因 |
| |
作者姓名: | 田培 贾婷惠 平耀东 许盈 王哲 刘目兴 |
| |
作者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RUSLE模型P因子修正及其在湖北省典型山丘区的适用性研究”(4237735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长江中游面源污染入江输移机理及滞后效应研究”(U21A2039); |
| |
摘 要: | 揭示鄂西北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及成因可为该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基于RUSLE模型定量分析2005—2020年鄂西北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土壤侵蚀时空格局的主导因素和多因子间度量交互耦合程度的定量归因研究。结果表明:1)鄂西北2005—2020年土壤侵蚀强度整体持续下降,15年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下降了16.3 t/(km2·a);整体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占总侵蚀面积的93%)。2)不同坡度下土壤侵蚀强度不同,8°~25°地区以中度、强烈和极强烈侵蚀为主(侵蚀占比为55.4%);>25°地区,65.6%的面积受到强烈及以上等级的高强度侵蚀。3)坡度和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土壤侵蚀的主导因子,二者共同作用对土壤侵蚀的解释力(q=0.479)均优于单因子。4)坡度>35°、高程在500~800 m、年降雨侵蚀力在4 950.55~6 378.09 MJ·mm/(hm2·h·a)且以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均被识别为高风险侵蚀区。
|
关 键 词: | 土壤侵蚀 时空分异 RUSLE 地理探测器 定量归因 鄂西北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