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地块及其邻区Rayleigh波相速度层析成像研究
摘    要:基于华南地块及其邻区609个宽频带地震台站2010~2012年的垂直分量连续波形记录,通过波形互相关和叠加计算得到各台站对间的经验格林函数.采用时频分析法提取出大量高质量的Rayleigh波相速度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周期6~50s的Rayleigh波相速度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周期6~10s的相速度分布与地壳中上部地质特征一致性较好,区域内的主要盆地和一些小尺度地堑和盆地呈现低速异常,造山带和褶皱带则呈现高相速度分布特征;周期20~30s的相速度分布以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和地壳厚度突变带为界,西部地区主要表现为低速异常,东部地区则整体表现为高速异常,其中秦岭-大别造山带以南的华南地块东部相对以北的华北地块东部而言具有相对更高的相速度,可能与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和华南地块的构造演化存在差异有关;周期40~50s的相速度分布主要与下地壳和上地幔速度结构的横向变化有关,青藏高原东部因地壳厚度较厚表现为显著的低速异常,华北平原东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表现为相对的高低速相间分布,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南部表现为显著高速异常,体现这两个块体稳定的上地幔岩石圈特征.从不同周期的相速度分布来看,华南地块西边界南段在云南东部及附近地区,相速度分布与当前的块体边界划分不太相符,仍需要深入研究.四川盆地相速度随着周期的增加存在"整体低速-盆地中部向外渐变高速-整体高速"的分布特点,反映了该盆地中部结晶基底和上地幔的高速.位于华北地块的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上地壳存在一定程度的非均匀性,下地壳-上地幔顶部可能存在高速异常体.秦岭-大别造山带中段和位于桂东南的广西加里东期花岗岩分布区域在一定的周期范围存在显著高速异常体,其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