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 |
引用本文: | 李红阳1 王金芳1 冯景志1 侯增谦2 杨竹森2 蒙义峰2 王聪颖1 陈文韬1. 安徽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地球化学特征[J]. 地质科学, 2010, 45(03): 863-872. |
| |
作者姓名: | 李红阳1 王金芳1 冯景志1 侯增谦2 杨竹森2 蒙义峰2 王聪颖1 陈文韬1 |
| |
作者单位: | 1. 石家庄经济学院资源学院石家庄 050031; |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
| |
摘 要: | 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发育上部层状矿体和下部脉状矿体。上部层状矿石重晶石的 δ34 S 值为+1410‰~+1890‰。上部层状矿石黄铁矿和方铅矿的 δ34 S 值为+350‰~+584‰, 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的 δ34 S 值为+480‰~+680‰。下部脉状矿石中脉石英的 δ18 O 值为+143‰~+185‰, δ30Si值为-03‰~-02‰。下部脉状矿石黄铁矿Re/Os比值为78342~175540,上(顶)部层状矿石中黄铁矿Re/Os比值为62298~169545。从下部脉状矿石到上部层状矿石,δ34 S 值、Re/Os比值和流体包裹体温度249 ℃→97 ℃逐渐降低, 206 Pb/204 Pb、 207 Pb/204 Pb、 208 Pb/204 Pb 平均值和Os总、Re、 187 Re 等含量逐渐增高。矿石黄铁矿Re Os 同位素等时线年龄303±33 Ma。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峙门口铜—铁—金—硫矿床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成因。
|
关 键 词: | 铜—铁—金—硫矿床 二元结构 地球化学 安徽峙门口 |
收稿时间: | 2009-10-16 |
修稿时间: | 2010-02-25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