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京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研究
引用本文:邓文丽,刘均平,王晓星,杜桂森,洪剑明.北京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关系研究[J].湿地科学,2013,11(1):27-34.
作者姓名:邓文丽  刘均平  王晓星  杜桂森  洪剑明
作者单位:1.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048
2. 北京市新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89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科技计划项目(D08040600580803)资助
摘    要:2011年4~11月,调查北京野鸭湖4个采样区6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计算其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浮游植物群落指标与水质理化参数的关系,利用修正卡尔森指数及群落多样性指数等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1年4~11月,4个采样区共发现8门116种藻类,其中绿藻门、硅藻门和裸藻门占76.72%.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季节变化较大.在夏、秋季水温较高时,浮游植物种类较丰富,其中,以绿藻门(40.73%)最多,其次为硅藻门(26.96%)和蓝藻门(17.56%).春季和冬季水温较低,浮游植物种类比较少,但仍然是绿藻门和硅藻门植物占主导.各采样区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之和,在6月达到最大值,为36 119.9×104 cells/L,最低值出现在11月,为5 209.75× 104cells/L.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在夏季和秋季较大,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具有一致性,即随着水温的升高和水中营养盐的增加,浮游植物的种类和细胞密度都在增加,且都是蓝藻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绿藻.Ⅰ区~Ⅳ区浮游植物的年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4 881.36× 104cells/L、1 015.22× 104 cells/L、4 875×104 cells/L和2 466× 104 cells/L,其中,绿藻门和蓝藻门植物细胞密度占浮游植物总细胞密度的99.81%,优势种为小颤藻(Oscillatoria tenuis)、大螺旋藻(Spirulina major)、微小色球藻(Chroococcus minutus)和蓝纤维藻(Dactylococcopsis acicularis).野鸭湖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一致.野鸭湖春季和冬季水质相对较好,夏季和秋季水质相对较差.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野鸭湖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很可能是由于浮游植物群落均匀度的变化而不是由于其种类数的变化.野鸭湖浮游植物的生物多样性较高.4个采样区的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之间没有明显差异.野鸭湖已经被污染,其水体为富营养型.水温和总氮含量是影响野鸭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

关 键 词:北京野鸭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on and Water Quality in Yeyahu Lake,Beijing
DENG Wen-li , LIU Jun-ping , WANG Xiao-xing , DU Gui-sen , HONG Jian-ming.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on and Water Quality in Yeyahu Lake,Beijing[J].Wetland Science,2013,11(1):27-34.
Authors:DENG Wen-li  LIU Jun-ping  WANG Xiao-xing  DU Gui-sen  HONG Jian-ming
Institution: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48,P.R.China;2.Beijing Xinhai Garden Engineering Company of limited Liability,Beijing 100089,P.R.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