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煤、油、气共存富集的地球化学判识模式
引用本文:姚素平,胡文瑄,焦堃.煤、油、气共存富集的地球化学判识模式[J].高校地质学报,2011,17(2).
作者姓名:姚素平  胡文瑄  焦堃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油、气、煤都是由生物先质经有机质的成岩和变质作用转变而成的,生物先质的转化方向取决于沉积有机相.沉积有机相由于集沉积学、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于一体,所以是综合评价盆地煤、油、气等能源矿产成矿潜力的最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油、气、煤生成的地球化学条件综合分析,提出以显微组分分析为基础的四端元划分法则划分沉积有机相和综合判识油、气、煤成矿潜力,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和中国东南部吴家坪期沉积划分为高位木本有机相(A)、低位木本有机相(B)、低位木本-残殖壳屑有机相(C)、覆水木本-藻质有机相(D)、深覆水草本-藻质有机相(E)和开阔水体藻质有机相(F),典型的油源岩和典型的腐殖煤是两种极端的有机相,也是鄂尔多斯和其它煤、油、气共存盆地的共同特征和主要的有机相类型,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和萍乐盆地龙潭组存在一系列的由煤到油转化的过渡类型的有机相,对油、气、煤成因理论及多种能源共同勘探有着重要的意义.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将沉积有机相进行了数值化,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沉积有机相按其对成油、成气和成煤的贡献大小进行赋值,提出了沉积有机相类型指数的数学模型,为可燃有机矿产共存富集的地球化学定量判识提供了基础.

关 键 词:沉积有机相  显微组分  成矿潜力  资源评价

The Geochemical Model of Petroleum, Natural Gas and Coal Multi-resource System
YAOSu-ping,HUWen-xuan,JIAO Kun.The Geochemical Model of Petroleum, Natural Gas and Coal Multi-resource System[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11,17(2).
Authors:YAOSu-ping  HUWen-xuan  JIAO K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