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龙门山安县-灌县断裂带的特征——以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3号孔(WFSD-3)岩心为例 |
| |
作者姓名: | 杨光 李海兵 张伟 刘栋梁 司家亮 王焕 黄尧 李勇 |
| |
作者单位: | [1]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2]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4]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江苏连云港2223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专项项目《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研究项目《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大型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编号:1212011121267)、《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地质调查》(编号:1212011220264)致谢: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岩心编录人员孙立文高级工程师、张勇工程师对本文资料的收集给予帮助,研究团队司机吴建国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
| |
摘 要: |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是由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震局联合组织实施的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研究项目,计划在同震地表破裂带(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的上盘布置5口科学群钻:WFSD-1、WFSD-2、WFSD-3、WFSD-3P和WFSD-4,其中WFSD-3和WFSD-3P位于龙门山前山断裂安县-灌县断裂的上盘。以WFSD-3钻孔岩心为研究对象,进行详细的岩石学、构造学、野外编录等研究。WFSD-3钻孔岩心中的断裂岩主要由断层角砾岩、碎裂岩和断层泥组成,未见假玄武玻璃。钻孔中存在26条规模不等的断裂带,断裂密度显示FZ634、FZ1215和FZ1250为主要断裂带,而FZ1250可能为2008年汶川地震的主滑移带。安县-灌县断裂在地表和WFSD-3P、WFSD-3钻孔岩心中的断层倾角分别约为60°、46°和38°,显示安县-灌县断裂倾角从地表至深部逐渐变缓,为一铲式逆冲断层。
|
关 键 词: |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 WFSD-3 安县-灌县断裂带 岩心 断裂岩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