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南漯河郝家台遗址早期农业结构研究
引用本文:邓振华,张海,李唯,梁法伟,曹艳朋.河南漯河郝家台遗址早期农业结构研究[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3).
作者姓名:邓振华  张海  李唯  梁法伟  曹艳朋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20YFC152160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项目(编号:XDB26030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2027,41971251)资助。
摘    要:农业是人类与环境联系最为紧密、互动最为频繁的领域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为基础的经济部门.研究特定区域的居民如何选择其作物组合,对于探索早期社会经济基础和人类、环境与生物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都至关重要.本文选取位于我国自然地理南北过渡带的河南漯河郝家台遗址,从出土植物大遗存分析入手,揭示了当地在龙山文化至新砦期一直保持着以粟为主,黍为次,兼有少量稻和大豆利用的作物结构,并指出这与当地古环境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反差.结合对当地农业传统和龙山时期开始的社会发展态势与区域间互动的分析,提出当地仰韶时期以来的农业传统、饮食偏好等文化因素在农业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成了旱作农业传统在当地的长期延续.

关 键 词:黄淮平原  龙山时代  农业结构  文化影响

A preliminary study of early agriculture practices at the Haojiatai site in Luohe city,Henan Provi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