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黄鱼皮肤溃烂病病原的研究
作者姓名:纪荣兴  邹文政  李印龙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资助项目(2000z080),厦门市科委资助项目(3502z2000102)
摘    要:从福建省厦门西海域某渔排养殖大黄鱼(Pseudosciaena cyogga)患皮肤溃烂病的肝脏、肌肉分离到2株优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中1株为致病菌。该菌的主要生理生化特性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极生单鞭毛,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阳性,赖氨酸脱羧酶、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脱羧酶、水杨素、枸橼酸盐阴性,不产生H2S,利用葡萄糖、甘露醇产酸,对O/129(10μg)不敏感。在含0%,10%NaCl的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含2%,4%,6%,8%NaCl的普通培养基中生长;在温度30,35,40℃下生长良好,但4℃不生长。初步鉴定该病原菌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链霉素等10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利福平等6种药物不敏感。

关 键 词:皮肤溃烂 阳性 枸橼酸盐 葡萄糖 利福平 复方新诺明 阴性 大黄鱼 生长 培养基
文章编号:1000-3096(2004)11-0057-04
收稿时间:2004-02-09
修稿时间:2004-02-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科学》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