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富氦气田成藏特征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作者姓名:何发岐  王杰  赵永强  安川  王付斌  陶成  倪春华  贾会冲
作者单位:1.中国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河南郑州 450006;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6;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42072154)和中国石化重点科技项目(编号: P17009)联合资助
摘    要: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东胜气田上古生界天然气中发现伴生的氦气,含量分布在0.045%~0.487%范围内,具有工业价值,其三级储量约为8.3亿立方米,为一特大型含氦—富氦天然气田。东胜气田氦气属于典型的壳源氦,来源于基底的太古界—元古界变质岩—花岗岩系,富集与燕山期以来的岩浆侵入、断裂活动有关。东胜气田具备有利的氦气成藏地质条件,伴生氦气与烃类气具有异源同储成藏特征,剖析其成藏主控因素为: 基底富U、Th岩石发育是基础,断裂活动是核心,储盖圈保条件是必备,时空配置是关键,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一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深源岩浆活动导致的深部物质和热能的大规模上涌是中生代流体成藏(矿)的有利地球动力学背景,控制了鄂尔多斯盆地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大规模生气。断裂活动和圈闭形成与上古生界天然气、氦气聚集成藏具有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与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耦合。鄂尔多斯地块在早白垩世至中新世深部热流体对盆地发生的多期岩浆活动、基底断裂活化及浅部断裂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对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成烃成藏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 键 词:氦气成藏  构造演化与断裂发育  大地构造  特大型富氦气田  东胜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收稿时间:2022-05-19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