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吉林省中部地区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引用本文:裴福萍,王志伟,曹花花,许文良,王枫.吉林省中部地区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J].岩石学报,2014,30(7):2009-2019.
作者姓名:裴福萍  王志伟  曹花花  许文良  王枫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青岛 266003;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长春 130061
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057)、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200903032)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85480、1212011085476)联合资助.
摘    要:本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永吉县张家屯附近出露的早古生代英云闪长岩进行了LA-ICP MS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研究,探讨了该英云闪长岩的源区性质及构造背景。张家屯英云闪长岩出露面积约100m2,与其呈沉积接触关系的是具磨拉石建造特点的张家屯组地层。LA-ICP 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形成时代为443±5Ma,即晚奥陶世-早志留世。该英云闪长岩的SiO2含量介于71.5%~72.9%,具有低K2O(0.22%~0.76%)、高Na2O(3.82%~4.49%)和低TiO2(0.30%~0.42%)的特征,属于低钾拉斑系列。其A/CNK值介于0.95~1.25,A/NK值介于1.71~1.94,主体属于I型花岗岩。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稀土总量较低(15.3×10-6~23.4×10-6),具有轻重稀土弱分异(La/Yb)N=5.01~5.60]和较平坦的重稀土分配型式,并具有明显的铕正异常(Eu/Eu*=1.85~2.59)。微量元素显示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Cs、Th)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和Ta)亏损的特征。另外,它们具有正的εHf(t)值(+9.92~+13.6)和年轻的两阶段亏损地幔模式年龄(648~911Ma)。张家屯英云闪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超俯冲带弧前环境的斜长花岗岩的源区相似,可能来源于低压高温条件下大洋堆晶辉长岩的部分熔融,并有俯冲流体的参与。即张家屯英云闪长岩形成于俯冲背景下的岛弧环境,结合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张家屯组磨拉石建造的沉积特征,揭示了加里东运动在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存在。

关 键 词:早古生代  英云闪长岩  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中国东北  华北板块北缘东段
收稿时间:8/3/2013 12:00:00 AM
修稿时间:2013/12/17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