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牛眠沟流域泥石流形成条件、发展趋势及其防治探讨
作者姓名:杨志全  廖丽萍  杨万科  胡进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与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3)四川大学土木工程及应用力学系,成都 61006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058);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09A31901900); 2011年中国科学院社会实践项目(Y1R2060060)
摘    要:汶川地震使牛眠沟流域变成了一个多泥石流灾害的区域,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生7次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经研究,该流域诱发泥石流灾害的3个基本条件非常发育,而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在震后5~10年内的雨季,极易发生危害性较大、冲击力较强的大规模降雨型泥石流。如果考虑直接利用主沟内沉积的泥石流堆积物,在主沟堆积区的中上游左右两侧修建约为沟宽一半的交替式拦挡土石坝、在中下游修建与沟宽大致相等的拦挡土石坝及在相邻两坝间修建与沟向相对且具有一定坡度斜坡的土木防治工程,可实现消能与耗能双重目的。

关 键 词:牛眠沟流域  泥石流  形成条件  发展趋势  防治工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