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形成过程研究 |
| |
引用本文: | 张茂林, 尹尚先. 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形成过程研究[J].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7, 35(6): 26-29. |
| |
作者姓名: | 张茂林 尹尚先 |
| |
作者单位: | 山西省晋城煤炭研究所,山西,晋城,048000;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中心,北京,101601 |
| |
摘 要: | 在地下水系统的径流或排泄带上,且处于次级向斜轴部或转折端附近、小断层或环形断层发育地段,如果古地表岩溶空洞、古地下岩溶空洞和膏溶空洞等为岩层塌陷提供了发源地,陷落柱发育的可能性极大。华北型煤田陷落柱的形成是以底部岩层中空洞发育为基础,地下水的强烈交替和水-岩作用为条件,岩体自身重力、地应力集中以及溶洞内的真空负压三重作用为动力,经过垮落、溶蚀、搬运、塌陷、冒落等周而复始的过程,分阶段逐步形成陷落柱。
|
关 键 词: | 煤田陷落柱 形成条件 三重动力 三重控制 原始塌陷空间 |
文章编号: | 1001-1986(2007)06-0026-04 |
收稿时间: | 2007-06-04 |
修稿时间: | 2007-06-0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煤田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煤田地质与勘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