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孟加拉湾海洋热浪季节变化特征与可能成因
引用本文:梁坤明,邱云,何宜军,林雯纾,倪栩韬,滕辉.孟加拉湾海洋热浪季节变化特征与可能成因[J].海洋学报,2023(6):13-24.
作者姓名:梁坤明  邱云  何宜军  林雯纾  倪栩韬  滕辉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30406);
摘    要:本文基于1982-2021年的NOAA最优插值海表温度等资料,分析了孟加拉湾海洋热浪季节分布特征与可能成因。结果表明:大致以斯里兰卡岛与缅甸伊洛瓦底江河口连线为界,孟加拉湾西北部与东南部海域海洋热浪频率和天数呈现出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在湾西北部海域,海洋热浪频率和天数季节变化较显著,均在夏季达到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少。而在湾东南部海域,二者的季节变化相对较弱。依据海洋热浪累积强度将海洋热浪从弱至强分为I~IV4种等级。分析显示,I类和II类较弱海洋热浪主要发生于夏、秋季的湾西部或西北部海域;Ⅲ类以上严重海洋热浪则多发于春季的安达曼海和湾东南部海域以及夏季的缅甸西南部海域。进一步分析表明,在春、夏和秋季大部分海洋热浪活跃区,较浅的混合层及海表净热通量的变化对这些海区海洋热浪活动可能起主要作用,而冬季湾东南部海域海洋热浪形成与维持可能主要与赤道远地强迫有关。

关 键 词:海洋热浪  孟加拉湾  季节变化  混合层  形成机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