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乌兰布和沙区比拉底白刺(Nitraria billardieri)的气体交换参数及抗旱生理特性
摘    要:在乌兰布和沙区,以本地白刺为对照,对从澳大利亚引进的3个种源(代号分别为NB1、NB2和NB3)比拉底白刺(Nitraria billardieri)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光响应曲线及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白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在14:00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且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影响,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2)不同种源白刺净光合速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达到饱和点后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NB2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和较低的光补偿点,说明其对光强的适应能力较强;NB1的暗呼吸速率显著高于NB2、NB3和本地白刺(P0.05),说明NB1具有较强抵御胁迫的能力;利用综合评判法得出不同种源白刺利用光能能力的顺序为NB2NB1本地白刺NB3;(3)不同种源白刺的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种源的变化趋势相同,均是NB2显著高于NB1、NB3和本地白刺(P0.05);NB1的丙二醛含量最高,显著高于NB2、NB3和本地白刺(P0.05);(4)根据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种源白刺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不同种源白刺的抗旱性顺序为NB2NB1本地白刺NB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