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砂砾岩储集层的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以准噶尔盆地红车拐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
作者姓名:卢炳雄  张蕾  宋欣原  王小小  王胜杰  于景维
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南方石油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 海口 570100;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2011ZX05001-005-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2021D01A201); 克拉玛依市科技局人才创新项目(20212022hjcxrc0015)
摘    要:准噶尔盆地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勘探潜力巨大,但储集砂体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优质储层形成原因尚未明确,成岩相关特征认识模糊,限制了该区油气的勘探开发。基于三叠系百口泉组岩芯观察,结合薄片分析、扫描电镜以及物性分析等资料,分段分岩性对储层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岩石类型以砂砾岩为主,储层按岩性可划分为砂砾共同支撑储层和砂质颗粒支撑储层,储集空间整体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低孔低渗型。储集层的成岩阶段为中成岩B期。基于定量分析,发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储集层物性破坏较大,溶蚀作用增孔能力受控于岩石支撑类型,对砂砾共同支撑的储集层岩石增孔影响较大,对砂质颗粒支撑的储集层岩石增孔影响较差。

关 键 词:砂砾岩  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百口泉组
收稿时间:2023-03-29
修稿时间:2023-06-10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