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福建闽南地区与广西北海地区波纹巴非蛤的形态差异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姓名:周治东  张丽艳  霍云龙  李海平  何雪蒨  张跃平
作者单位:福建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13;福建省海岛与海岸带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13;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361005;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 厦门 361005
基金项目: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9R1007-2)
摘    要: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微卫星分子标记对福建闽南地区(厦门、云霄、惠安)及广西北海4个野生波纹巴非蛤群体进行形态学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惠安与北海群体的形态最为相近,其次为云霄群体,而厦门群体的趋异度最大。构建了两个主成分PC1和PC2,其中PC1的贡献率为36.134%,PC2的贡献率为21.443%,累计贡献率为57.577%。建立了4群体的判别函数,判别准确率P1为43.3%~93.5%,P2为44.8%~88.0%,综合判别率为66.1%。4个波纹巴非蛤群体的整体遗传多样性较高,群体间遗传分化微弱,属于同1个自由交配组群,NJ系统发育树聚类结果未检测到与地理位置相对应的谱系结构,这可能与人为引种、贸易及增殖放流等活动导致波纹巴非蛤不同群体间频繁基因交流有关。建议今后在波纹巴非蛤的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时,加强本地种质资源的保护。

关 键 词:海洋生物学  波纹巴非蛤  遗传多样性  形态差异  群体  微卫星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应用海洋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