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冰厚度遥感反演进展与展望 |
| |
作者姓名: | 李兴东 龙笛 黄琦 赵凡玉 刘廷玺 |
| |
作者单位: | 1.清华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系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2.内蒙古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呼和浩特 010018;3.黄河流域内蒙段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协同创新中心, 呼和浩特 010018 |
| |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20ZD0009);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任务一专题五(编号:2019QZKK0105)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jors.cn/html/jrs/202207001/alternativeImage/757141fe-0d8a-4ea4-a387-9ddb56fcafcd-f001.jpg) 湖冰是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的冰冻圈水文变量,起到调节区域气候和湖泊生态系统的作用,并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服务于冰上生产生活。湖冰覆盖和湖冰厚度是研究湖冰过程的关键变量,目前大多数湖冰研究集中在湖冰覆盖领域,湖冰厚度领域由于缺乏实测资料和专门的遥感观测平台还存在诸多空白,大量缺资料地区湖冰厚度仍处于未知状态,亟待方法和数据上的突破与创新。![](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jors.cn/html/jrs/202207001/alternativeImage/757141fe-0d8a-4ea4-a387-9ddb56fcafcd-f002.jpg) 本文综述了近20年国内外湖冰厚度遥感反演领域的进展,介绍了各类反演方法的原理机理及主要优缺点,其中被动微波遥感方法具有良好的时间分辨率但空间分辨率较粗,难以覆盖中小型湖泊;基于SAR影像的主动微波方法空间分辨率较高但物理机制复杂,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基于测高雷达的主动微波方法观测时段较长,物理机制明确,易于拓展到无实测资料湖泊,但空间覆盖相对有限;热红外遥感方法时空分辨率较好,但容易受云和湖冰表面积雪的影响,反演精度和可靠性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湖冰厚度遥感反演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方向包括:(1)厘清湖冰表面积雪相关的物理过程;(2)实现大范围实测冰厚和遥感资料的集成;(3)实现多源遥感冰厚反演方法的交叉融合。
![](https://cache.aipub.cn/images/www.jors.cn/html/jrs/202207001/alternativeImage/757141fe-0d8a-4ea4-a387-9ddb56fcafcd-f003.jpg)
|
关 键 词: | 湖冰厚度 亮度温度 后向散射系数 卫星测高 热红外遥感 |
收稿时间: | 2021-11-01 |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