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方震旦系灯影组热液白云岩化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研究——以黔中隆起为例
作者姓名:朱东亚  金之钧  孙冬胜  彭勇民  张荣强  袁玉松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230312,41002037);国家973项目(编号:2012CB214802);国家重大专项(编号:2011ZX05005-002)资助
摘    要: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是我国当前高演化天然气勘探的热点,以黔中隆起为例,新揭示了其中发育的热液白云岩化现象,并探讨了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研究区灯影组白云岩溶蚀孔洞或裂缝中见有白云石、石英、沥青充填,其中一种充填的粗晶白云石具有弯曲晶面、波状消光特征,在岩石学特征上初步反映热液成因。地球化学特征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热液成因。不同采样位置热液白云石样品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平均为157.5 ℃~205.8 ℃,最高为253.5 ℃。热液白云石具有较轻的氧同位素组成,δ18OPDB 位于 -15.3‰~-8.6‰之间,平均值为 -11.2‰;较高的87Sr/86 Sr比值(0.709 445~0.713 131),其平均值为0.710 843,在稀土元素组成上,热液白云石具有典型的Eu正异常的特点,δEu值为1.11~7.46,平均值为2.37。因此,灯影组热液白云石发育。热液活动对储层形成具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充填在早期岩溶孔洞和构造裂缝中的白云石产生了溶蚀作用,溶蚀孔中见沥青充填,反映为油气运移通道和聚集空间。因此,热液溶蚀改造作用对我国南方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及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加强探索研究。

关 键 词:灯影组  白云岩  热液  稀土元素  储层  黔中隆起
收稿时间:2013-05-18
修稿时间:2013-05-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