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苍梧M_S5.4地震孕震环境的多尺度重力场分析及动力学意义
作者姓名:陈兆辉  刘金钊  张双喜  张品  王同庆  朱传东  韦少港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4084);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课题(2018010209);中国地震局“三结合”课题(CEA-JC/3JH-173701)~~
摘    要:基于EGM2008研究苍梧震源区及华南块体不同尺度重力场的横向和纵向分布特征,探讨深部物质密度变化及可能的动力学意义,为该区地震孕育环境研究提供深部依据。扬子克拉通重力异常横向变化相对较小,显示出其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结构特征;华夏地块上地幔存在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角度较为一致的重力正异常和相间分布的重力负异常,其高低密度体分布可能与中生代以来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物质上涌有关;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过渡带呈现显著的重力异常高梯度带和东西差异性特征,揭示了深部复杂构造变形的过渡带特征。本文研究区多尺度布格重力异常横向的复杂性和非均一性及在地壳和上地幔深浅差异性的重力异常特征,反映了研究区深浅物质结构和动力学不平衡的差异相互运动的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地震孕育的深部动力学环境。苍梧地震位于重力正负异常的过渡带,与深部物质扰动和密度分布的不均匀密切相关。

关 键 词:苍梧地震  重力场  地震孕育  华南地块  扬子克拉通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