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藏高原东南部复杂地形区不同天气状况下陆气能量交换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李娟  李跃清  蒋兴文  高笃鸣
作者单位: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成都 610225;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7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337215、91337107,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406001、GYHY201206041、GYHY201006053,四川省气象局高原气象观测与应用创新团队
摘    要: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复杂,已有大气陆面-边界层研究工作多集中于不同下垫面,很少有对复杂地形区的研究。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部林芝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四个野外试验站点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高原复杂地形区不同下垫面的陆-气能量交换特征。结果表明:在各站向下短波辐射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地形较陡的北坡阔叶林站感热通量远大于其他3个站点;下垫面植被覆盖最多的南面麦田站潜热通量最大。各站能量通量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晴天时,感热通量和净辐射明显大于阴雨天,而潜热通量随天气状况变化不大。青藏高原复杂地形环境比不同天气条件对于感热通量的影响更显著;不同地形阴雨天时对于潜热通量有明显的影响。当南亚季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到林芝地区时,该地区以阴雨天为主,反之则以晴天为主。林芝地区地-气通量的月内变化明显受南亚季风活动的影响。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复杂地形区   不同天气状况   陆-气能量交换   下垫面
收稿时间:2015-05-14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大气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