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近30多年江淮流域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分析:站点观测和再分析的对比
作者姓名:吴晶璐  朱红芳  宗培书  惠品宏  汤剑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常州市气象局;安徽省气象台;江苏省气象台;江苏省气候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5075);常州市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1501);常州市科技项目(CE20155057)
摘    要:利用1979—2011年江淮流域的区域站点、NCEP/DOE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中的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集,对比分析了近33 a江淮流域极端气温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对再分析资料的再现能力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1)近33 a来大部分极端气温指数及其趋势系数的空间分布都表现出南北向梯度分布特征,而极端最高、最低气温的极值区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2)夏日指数、作物生产指数、极端最高、极端最低、暖期长度指数和高百分位指数在年际变化中均有上升趋势,而且多次出现异常低值和异常高值;近10多年来,极端气温频率指数和百分位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有所减缓;(3)月最高气温在近30 a中不断被突破,最低气温不断上升,而且高温天气日数也在不断增加,但低温日数逐渐减少;(4)再分析资料能较合理地再现大部分极端指数的时空变化和线性趋势特征,ERA-Interim比NCEP/DOE具有更好的再现能力。

关 键 词:极端气温指数  变化特征  再分析资料
收稿时间:2017-09-06
修稿时间:2017-09-0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科学》下载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