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流系统的多层结构循环模式—来自深孔中PACKER系统分层水头测定的证据 |
| |
引用本文: | 赵振宏,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2008: 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流系统的多层结构循环模式—来自深孔中PACKER系统分层水头测定的证据. 地质通报, 27(8): 1131-1137. |
| |
作者姓名: | 赵振宏 王冬 陶正平 李瑛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 |
摘 要: | 地下水流系统和循环模式分析是研究地下水形成机理的基础,对正确认识和评价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高原在含水系统和众多地下水排泄区的控制下,形成了多个不同规模、不同循环深度、相互独立的地下水流系统。PACKER系统分层试验测定的不同深度水头的数据证明,鄂尔多斯高原地下水流系统存在托斯多层水流模式,区域性水流系统一般包含浅循环、中间循环和深循环3个循环系统。浅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在200m以内,深循环系统的发育深度大于400m。
|
关 键 词: | 地下水流系统 循环模式 PACKER系统 鄂尔多斯高原 |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