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江西九江武山铜矿构造-蚀变矿化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作者姓名:李颖  吕古贤  申玉科  吴亚民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江西铜业集团公司,武山铜矿,江西,瑞昌,332234
摘    要:武山铜矿地处长江断裂南侧的九江—瑞昌构造带中心部位,发育于横立山—黄桥向斜的北翼。不整合面及武山岩体接触带是矿体赋存的主要部位;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和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质灰岩之间的层间断裂带、中石炭统黄龙组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的层间断裂带控制块状多金属硫化物体的成生与富集,而武山岩体与石炭系、二叠系灰岩、灰岩捕虏体的接触带则形成夕卡岩型矿体;在武山岩体和石英砂岩接触部位则难以形成工业矿体。在研究断裂构造、接触带构造、褶皱构造和围岩组成特征基础上,预测在标高-1 100 m之上,武山岩体与灰岩的接触带中仍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而在武山岩体与泥盆系、志留系巨厚碎屑砂岩的接触部位则矿化较差。

关 键 词:武山铜矿  褶皱构造  层间断裂带  接触带  成矿预测  江西省
收稿时间:2009-12-01
修稿时间:2009-12-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找矿论丛》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找矿论丛》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