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水分条件下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ifolia)生长及根系分株构型特征
引用本文:张利刚,曾凡江,袁娜,刘波,罗维成,宋聪,彭守兰.不同水分条件下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ifolia)生长及根系分株构型特征[J].中国沙漠,2013,33(3).
作者姓名:张利刚  曾凡江  袁娜  刘波  罗维成  宋聪  彭守兰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以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优势植物种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 folia)为对象,在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田间试验,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疏叶骆驼刺幼苗根系生长特征、分株地上部分生长特征、分株根系构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疏叶骆驼刺幼苗根冠比在不同水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根系深度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的降低逐渐增加;分株地上部分指标均随土壤水分有效性降低显著减小,除处理B(灌溉量180mm,灌溉1次)和处理C(灌溉量90 mm,灌溉2次)之间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外,不同处理之间分株株高、冠幅、地上生物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水分条件下疏叶骆驼刺分株种群密度、分株之间间隔物长度差异显著(p<0.05);随着土壤水分有效性由高到低变化,分株生长格局逐步由“密集型”向“游击型”过渡,分枝角度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全部集中在90°左右;通过对分株层土壤水分含量与分株数量的分析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分株数量随土壤含水量变化呈二次曲线变化.

关 键 词: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ifolia)  克隆生长  分株构型  分株生长格局

Root Growth and Ramets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lhagi sparsifolia under Different Water Treatment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