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岩溶地貌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 |
| |
引用本文: | 毕奔腾,杨辰,李景文,等.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岩溶地貌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J]. 中国岩溶,2022,41(2):318-328 doi: 10.11932/karst20220211 |
| |
作者姓名: | 毕奔腾 杨辰 李景文 姜建武 周立新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2.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200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61063);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37) |
| |
摘 要: |  数字高程模型(DEM)蕴含丰富的地形地貌信息,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为岩溶地貌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 文章针对前人应用DEM研究中国岩溶地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方法,从岩溶地貌识别的尺度效应、岩溶地貌的识别与分类、岩溶地貌的形态及格局分析、岩溶区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未来应构建科学的岩溶地貌数字分类体系,对岩溶地貌进行多尺度、深层次的地形分析和定量表达,并从地形现状研究拓展到地形演变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掘出DEM在岩溶地貌研究中更多的应用。

|
关 键 词: | 岩溶地貌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地形分析 进展 |
收稿时间: | 2021-08-11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岩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