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海环境下的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以广东玉水铜矿为例 |
| |
作者姓名: | 陈懋弘 柯昌辉 田永飞 陈港 马克忠 马收先 彭永新 张威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广东金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玉水硫铜矿,广东梅州,51420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二级项目(编号 DD20201173)、广东金雁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玉水硫铜矿委托科研项目《广东梅州玉水铜矿矿床成因及成矿预测研究》资助的成果。 |
| |
摘 要: | 广东玉水铜矿是一个以斑铜矿、黄铜矿为主的高品位铜矿床,主矿体呈层状沿中石炭统白云岩/下石炭统石英砂岩界面产出.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基础上,确认了块状矿体下盘存在石炭纪凝灰岩、火山丘状体及火山通道;确认了以红色赤铁矿-菱铁矿-碧玉岩为组合的喷气沉积岩,其稳定覆盖在块状矿层的顶部,并延伸出矿体外围.层状矿体层序由下往上为:(含砾)石英砂岩夹凝灰岩→块状铜铅锌硫化物矿层→赤铁矿-菱铁矿-碧玉岩等喷气沉积岩→白云岩,证实含矿岩系具有火山岩—矿体—喷气岩"三位一体"特征.层状矿体具有典型的"双层"结构:上部为块状矿体;下部为筒状含矿蚀变体,由呈漏斗状的流体通道系统及其浸染状、网脉状矿化体组成.围绕主流体通道发育扇形含硫化物石英细脉,且不穿过上覆块状矿体和上盘白云岩.本文还首次报道了控制矿体和凝灰岩厚度及铜矿体塑性流变的同生断层(同火山断层).综合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玉水铜矿是形成于浅海环境下的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这一新认识表明V MS型矿床可以形成于浅海水环境下,这对丰富和完善V MS型矿床的成因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可为华南寻找类似地质背景区的隐伏V MS型铜多金属矿床提供借鉴.
|
关 键 词: | 石炭纪火山岩 流体通道 同生断层(同火山断层) 浅海VMS型矿床 广东玉水铜矿 |
收稿时间: | 2020-09-19 |
修稿时间: | 2021-01-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