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断层活动性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以柴达木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吴海,柳少波,王立新,刘钰,汪泽成,卓勤功,张国卿,沈晓双,刘慧.断层活动性及其对烃源岩发育的影响——以柴达木地区为例[J].地质学报,2021,95(6):1921-1934.
作者姓名:吴海  柳少波  王立新  刘钰  汪泽成  卓勤功  张国卿  沈晓双  刘慧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736202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编号2016ZX05003- 002)、中国石油科技开发项目(编号2016E- 0101、2016B- 0502)联合资助的成果。
摘    要:断层活动性分析对于研究盆地构造演化、古环境等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运用平衡地质剖面恢复断层历史活动性,该方法可考虑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差异压实减薄、地层剥蚀厚度缺失等重要信息,同时能够直接以曲线方式测量断层的滑距大小,特别是在识别某一特定地质历史时期断层的活动方向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传统断层活动性分析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本文运用平衡剖面技术法分析了柴西地区地质历史时期的断层活动性,识别出两期构造反转,第一期由中生代晚期的挤压环境转换为新生代古近纪的伸展构造环境,第二期为上干柴沟组沉积时期(N1)由伸展构造背景转换为挤压构造背景.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E32)的伸展构造背景控制了优质烃源岩的发育,上干柴沟组沉积时期(N1)之后转换为挤压构造背景,控制了柴西现今主要圈闭的形成,捕获晚期形成的烃类.靠近断层的反转构造可形成早期圈闭,具有捕获早期生成的低熟烃类的潜力,是深层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

关 键 词:断层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烃源岩  咸化湖盆  反转构造
收稿时间:2020/5/24 0:00:00
修稿时间:2020/9/27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