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引用本文:戚伟,李颖,刘盛和,高晓路,赵美风.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3,68(10):1344-1356.
作者姓名:戚伟  李颖  刘盛和  高晓路  赵美风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7B02-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32B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4)~~
摘    要: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昼夜差异是配置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制订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但由于国内目前没有区分昼夜的人口统计数据,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难以开展,极为薄弱。本文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媒介,构建基于不同类型城市人口时空行为特征的城市“人口-昼夜-土地利用”关系模型和基于差异化面积权重的城市人口空间化模型,旨在以格网为单元来估算城市昼夜人口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估算了海淀区的昼夜人口规模,分析了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耦合关系。结果表明:① 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天人口相对于夜晚人口具有更广泛的分布范围,并具有更显著的集聚特征。② 城市昼夜人口表现为多种空间耦合关系,包括“三明治”模式、“镶嵌”模式、“辐合”模式、“单体”模式等。③ 城市路网的昼夜利用与人口的昼夜分布有较高的相关性,白天人口分布对路网扩张有显著影响。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折射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诸多因素,例如“旧住宅区”的分布、产业新区的建设、城乡发展差异等,以期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北京  人口空间化  空间耦合类型  城市昼夜人口  
收稿时间:2013-12-11
修稿时间:2013-06-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