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前处理过程对汉江上游谷地“古土壤”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
引用本文:庞奖励,乔晶,黄春长,查小春,周亚利.前处理过程对汉江上游谷地“古土壤”粒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2013(6):748-754.
作者姓名:庞奖励  乔晶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08;41030637);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项目(20110202130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AZS009)资助
摘    要:对汉江谷地的古土壤用6种方法分别进行了前处理,A处理为样品H2O2和盐酸处理后,烧杯注满水静置72 h后加5 mL分散剂。B处理在A基础上再用超声波再震荡10 min。C在A基础上再用超声波再震荡20min。D处理为H2O2和盐酸处理后,烧杯注满水静置72 h后加10 mL分散剂,再用超声波再震荡20 min。E处理为H2O2和盐酸处理后再搅拌15 min,烧杯注满水静置72 h后再加入10 mL分散剂,用超声波振荡20 min。F处理为H2O2和盐酸处理后,搅拌30 min,余与E相同。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LS1320型激光粒度仪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超声波震荡及振荡时间是影响粒度测量结果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汉江上游谷地的样品而言,类黄土的沉积样品(黄土、表土、河漫滩沉积物等)使用前处理方法A后,颗粒可得到充分的分散,能获得了较好的粒度测量效果。而成壤强烈和黏结性较高的古土壤样品,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粒度测量结果影响非常大,平均粒径和众值粒径可出现数倍几倍的变化,其中前处理方法C对古土壤样品较合适,样品颗粒能得到较好的分散,测量效果要好于其它方法(A、B、D、E和F)。

关 键 词:粒度测量  前处理方法  古土壤  汉江河谷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