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条带状铁建造的原始矿物组成:进展与问题
引用本文:王长乐,高亮,谢尚君,张新,彭自栋,董志国,白阳,张连昌.条带状铁建造的原始矿物组成:进展与问题[J].岩石学报,2024(1):79-96.
作者姓名:王长乐  高亮  谢尚君  张新  彭自栋  董志国  白阳  张连昌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院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3.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50104、41872087);;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联合资助;
摘    要:原生矿物信息作为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研究的最基本命题,是研究BIF成矿规律及其早期地球环境效应的基础。长期以来,将低级变质且保存部分原始矿物及沉积结构的BIF作为研究对象,进而追踪BIF的原始矿物组成与后期演变过程一直是科学家们关心的关键问题。目前,关于BIF原始矿物组成主要有三种认识:三价铁的氢氧化物、铁硅酸盐(成分类似于铁蛇纹石和黑硬绿泥石)和绿锈。其中,绿锈为含二价和三价铁的过渡态化合物,仅可见于局部缺氧环境。由于绿锈的亚稳态性质,对于其在类似于前寒武纪的富硅海洋条件下转变成何种矿物及相关转变的具体途径仍不清楚。因而,当前关于原始铁质矿物的争议主要存在于三价铁的氢氧化物和铁硅酸盐之间,由此引发的对BIF成矿理论及其对古环境指示意义的理解也存在较大分歧。本文系统回顾和评述了近年来BIF原始矿物组成研究的重要进展;在此基础上,认为三价铁的氢氧化物应是BIF最为主要的原始矿物,其次为铁硅酸盐矿物,二者可能在地质历史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然而,支持铁硅酸盐原始成因的现有证据主要为经典的岩相学特征,急需更多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佐证。BIF中现有铁质矿物组合应是原始沉...

关 键 词:条带状铁建造  进展  问题  原始矿物组成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