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古构造指示的构造-沉积过程及砂岩型铀成矿意义
引用本文:刘持恒,李子颖,贺锋,李西得,刘坤鹏,李元昊,张字龙.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古构造指示的构造-沉积过程及砂岩型铀成矿意义[J].铀矿地质,2024(1):29-40.
作者姓名:刘持恒  李子颖  贺锋  李西得  刘坤鹏  李元昊  张字龙
作者单位: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2. 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3.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鄂尔多斯盆地自晚中生代以来长期处于多个板块汇聚的中心,在多期构造作用下,引起了盆地内部地层的变形和叠加。因此,通过恢复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下白垩统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构造特征,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地区的构造-沉积与铀成矿过程。文章利用钻孔分层数据和地震剖面解释成果,采用了单一岩性逐步回剥的算法进行地层去压实校正,参考了前人的剥蚀量数据,从而恢复了鄂尔多斯盆地早白垩世末的古构造特征。早白垩世末的古构造图显示,在该时期下白垩统中并不存在现今的天环坳陷结构,华池环河组的顶面古构造特征与下部层位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现象表明,华池环河组和罗汉洞组之间存在明显的二级层序界面,其转变的动力背景可能源自六盘山裂谷盆地的初始裂陷和相应的岩浆侵位作用。天环坳陷结构的初步形成可追溯到晚侏罗世末的挤压改造,在中新世晚期再次经历了叠加改造并最终定型。研究区的古构造条件及其演化过程指示了该区域存在“渗出”铀成矿作用。

关 键 词:鄂尔多斯盆地  古构造  砂岩型铀矿  构造演化  层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