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密度、距离及分割视角下长三角区域城市韧性逻辑建构与实证分析
引用本文:陈飞,马晓晴,李永贺.密度、距离及分割视角下长三角区域城市韧性逻辑建构与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24(2):248-257.
作者姓名:陈飞  马晓晴  李永贺
作者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2BCK001)资助~~;
摘    要:风险影响的跨区域性凸显了城市网络在增强城市韧性中的重要性。立足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密度-距离-分割三大要素(3D要素),从区域及城区层级上构建包含生态密度、空间距离及社会分割指标的城市韧性综合指数模型,以长三角41市为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韧性指数特征、均衡发展状态及3D要素对韧性水平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区域中城市韧性水平总体偏低,在空间上呈现以“苏锡常”为核心向外梯度递减的圈层式+轴线型韧性发展格局;韧性等级与区位条件、规划衔接以及内外均衡发展状态高度相关。(2)随着城市韧性水平的提升,城区层级上的抵御恢复力及区域层级上的适应转型力均衡趋势增强。高水平韧性城市中两者趋向均衡发展,中低水平韧性城市中两者存在失衡;(3)不同层级的3D要素对韧性水平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区域层级上的主导要素为距离,而城区层级上则为密度,二者交互后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 键 词:城市韧性综合指数  生态密度  空间距离  社会分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