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流溪河水库异尾轮属(Trichocerca)的分布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
| |
作者姓名: | 温展明 顾杨亮 林秋奇 韩博平 |
| |
作者单位: | 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 |
| |
基金项目: |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2-10)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80500022)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异尾轮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轮虫的重要优势类群.为了解其在水库中的分布模式和潜在影响因素,于2013-2014年对广东流溪河水库河流区、过渡区及湖泊区的异尾轮虫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逐月调查.2年共采集到异尾轮虫11种,其中对棘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is)、圆筒异尾轮虫(T.cylindrica)、暗小异尾轮虫(T.pusilla)和刺盖异尾轮虫(T.capucina)为优势种,主要出现在丰水期,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模式.2013-2014年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异尾轮虫丰度平均值分别为142.9、102.5和53.6 ind./L,3个水域的异尾轮虫总丰度在夏季(5-9月)较高.从水库上游到下游,异尾轮属的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呈现递减趋势,体现了群落对环境的分区和稳定性变化的响应.群落丰度组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主要优势种的丰度全年分布差异较大,而多数种类全年分布差异小.冗余分析表明,叶绿素a浓度、晶囊轮虫丰度、水温+磷酸盐浓度分别为影响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异尾轮虫群落结构的关键变量,而降雨则是影响整个库区异尾轮虫群落结构的潜在变量.
|
关 键 词: | 异尾轮属 群落结构 丰度 多样性 流溪河水库 |
收稿时间: | 2016-04-11 |
修稿时间: | 2016-05-2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湖泊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