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东川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
| |
作者姓名: | 李元龙 胡煜昭 |
| |
作者单位: | 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云南昆明,650093 |
| |
基金项目: | 国土资源部云南东川铜矿科学基地研究资助项目,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团队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稀矿山式铜铁矿床是东川铜矿中一种重要的矿床类型,前人研究程度较深,但对矿床成因观点不一,为探讨其铜铁矿层的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对稀矿山式铜铁矿的硫氧同位素进行了测试,并对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化物中的δ34S值变化较大(从-10.9‰至15.9‰,均值为0.455‰),根据δ34S值的不同可分为3种:①在±4‰之间(15件),具陨石硫特征;②±(5~8)‰范围内(6件),受火山沉积作用影响;③>10‰和≤-10‰范围内(2件),说明硫源以岩浆作用(火山喷发)为主要来源,部分为海水硫酸盐及地层生物硫.稀矿山式铜铁矿床的碳具有幔源特征,指示有地幔物质参与成矿作用;磁铁矿δ18OV-SMOW值变化在1.3‰~9.8‰之间,均值4.875‰,组成特征则反映矿床属于火山喷流沉积成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成矿作用与岩浆、海相化学沉积、海底热液等作用有关.
|
关 键 词: | 物质来源 同位素示踪 稀矿山式铜铁矿 云南东川 |
收稿时间: | 2012-09-29 |
修稿时间: | 2013-01-24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岩石矿物学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