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DEM的南岭东段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地貌条件分析
作者姓名:刘新星  陈毓川  王登红  黄凡  赵芝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战略调查及研究”(编号: 1212011220804)
摘    要:稀土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是我国的特色矿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离子吸附型矿产的形成与否,与风化壳密切相关,而风化壳的发育及保存与微地貌等特征密切相关。本文旨在利用DEM技术,结合搜集到稀土矿点及矿区数据,对含有稀土的地貌单元进行地形因子定量分析,以总结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地貌条件。借助GIS技术,利用DEM提取高程、坡度、坡向、曲率、地形起伏度、地表切割深度、地形特征等各类地貌因子值,并与南岭东段的成矿矿点及矿区进行叠加分析,统计计算矿点及矿区所处位置的地貌因子值,进而探讨风化壳型稀土资源赋存的有利地形地貌环境。结果显示,最佳成矿有利地貌为高程150~500 m、坡度0°~20°、地形起伏度100~400 m、地表切割深度40~150 m、地形特征为山顶或山脊;研究结果有望指导南岭东段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找矿勘查工作。

关 键 词:DEM南岭东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成矿地貌   地貌因子值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