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非洲金刚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类型及矿床特征 |
| |
作者姓名: | 许康康 王杰 任军平 左立波 刘晓阳 何胜飞 龚鹏辉 孙凯 刘宇 贺福清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
| |
基金项目: | 本文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非洲中南部重要矿床地质背景、成矿作用和找矿潜力研究”(编号: 1212011220910)的成果。 |
| |
摘 要: | 中南部非洲是世界上金刚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金刚石矿床主要产于津巴布韦克拉通和卡普瓦尔克拉通内,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原生金刚石矿床;②次生金刚石矿床,且以原生金刚石矿床的研究程度较高,代表了中南部非洲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发现,该地区的金伯利岩分为Ⅰ型和Ⅱ型,其内包体可以分为两种: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金刚石可以分为三类:橄榄岩型、榴辉岩型及两者的过渡类型——二辉岩型。其中,橄榄岩型和部分榴辉岩型金刚石来自于地幔结晶堆晶体,而另一部分榴辉岩型则与板块俯冲的构造—热事件有关。金伯利岩的年龄主要分布于白垩纪、二叠纪、寒武纪及元古宙,而金刚石的年龄主要为元古宙和太古宙,金伯利岩和金刚石为不同时期的产物,金刚石为金伯利岩侵位期间捕获的上地幔物理破碎产物。其中900~1000Ma左右的金刚石为板块构造—热事件的产物,并对早期金刚石进行了改造破坏。次生金刚石矿床为原生矿床风化后的产物,可分为四种类型,构造特征、基岩地质及地貌演化等对该类矿床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关 键 词: | 成矿地质背景 金伯利岩特征 金刚石特征 次生金刚石矿床 中南部非洲 |
收稿时间: | 2014-11-04 |
修稿时间: | 2015-06-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