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南省淅川县毛堂金矿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姓名:蓝永强  曾威  俞礽安  段明
作者单位: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300061;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
基金项目:国家地质调查项目"中条-熊耳山成矿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12120100600015000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豫西成矿区资源远景调查评价"(编号:1212011120771)、河南省地勘基金项目"河南省内乡县板厂一带多金属矿普查"(豫国土资发[2016]46)联合资助。
摘    要:毛堂金矿是位于河南省"毛堂—蒲塘铜金矿带"上的一个小型金矿,矿体主要产于老田岩体的Ⅲ号岩体中,成矿作用与隐爆角砾岩和花岗斑岩关系密切。通过对与成矿有关的隐爆角砾岩和花岗斑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其成岩年龄分别为143.0 Ma±1.2 Ma和141.4Ma±1.5Ma,代表矿床的形成时代;对花岗斑岩进行Hf同位素测试,其εHf(t)值分布范围为-3.4~4.2,平均为1.6,显示其源区为镁铁质新生地壳。毛堂金矿形成于早白垩世,受花岗斑岩、隐爆角砾岩及其构造-裂隙控制,矿床类型属于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关 键 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  Hf同位素  早白垩世  隐爆角砾岩型金矿床  河南省
收稿时间:2019-01-03
修稿时间:2019-02-2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找矿论丛》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找矿论丛》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